龙山新闻网

通讯员系统登陆

2021年4月12日   农历庚子(牛)年 三月初一
下馆子
2021-11-29 08:23:18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龙山县烈士陵园管理处 | 编辑:朱柯源 | 作者: 张海燕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3620

龙山县融媒体中心1129日讯(通讯员   张海燕)面条在如今是一种非常普通的食物,吃起来也不贵。而我却对面条情有独钟,从第一次吃面条起我就喜欢上了。    

小时候,父母常年在外奔波,我经常和婆婆一起生活。    

那时候,常听见别人说“下馆子”,便仰着笑脸问婆婆,“什么叫下馆子啊?”婆婆笑了,“哪天,我带你去吃面条”。真的吗?什么时候去啊?”婆婆牵着我的小手,走进屋当门楠竹林里,指着小脑袋刚探出泥土的竹笋说:“等竹笋长高一点了,我就带你去。”我兴奋不已,等待着……每天盼着竹林里的竹笋长高,这是毛竹中最有使用和经济价值的楠竹。楠竹笋是公认的最佳绿色天然食品,是传统的森林蔬菜,被列为“素食第一品”的“山珍”之一。吃起来嫩脆的,酥香的,备受很多人喜欢。终于等到一场大雨过后,竹笋长高了的那一天,婆婆从土里挖出一根根楠竹笋,用尼龙口袋装成一大袋,用柴背篓背在肩上,拉起我的手,“走,卖了这竹笋,婆婆带你下馆子。”我高兴的跟着婆婆上路了,我们要到十来里以外的招头寨集市上去卖。一路上,骄阳似火,婆婆背着几十斤重的楠竹笋,我跟在后面一路小跑,不一会儿就气喘吁吁走不动了。这时,婆婆放下那袋竹笋,背起我向前走,走一段路,把我放下,叫我在原地等着,婆婆再回去背那袋竹笋儿,我看着婆婆来来回回的,倒动着那袋楠竹笋,还有一个身体瘦弱的我。汗水打湿了她的衣服,天真的我趴在婆婆湿漉漉的背上只觉得很自在,笑嘻嘻地用一只手为婆婆抹着脖子上的汗珠儿,只觉得好玩……不知走了多久,我只觉得时间很漫长,终于到了。婆婆迅速地剥去几个楠竹笋的外壳来打样,婆婆说只有炒菜时临时剥的才更鲜嫩爽口,所以不辞辛劳连外壳一起背到集市,脱掉“外衣”的笋芽儿白白嫩嫩,4分钱一斤,很受欢迎。

尤其是小孩子们,看着我学着婆婆一层一层地为竹笋脱去透着星星点点的“花斑外衣”,挠有兴致,总是拉着大人的衣角探个究竟!大人们便走过来为孩子挑上一根。楠竹笋儿一根根减少,婆婆的钱袋多了零零碎碎的硬币,很快那袋楠竹笋就卖光了。婆婆高兴地拉起我:“走,下馆子去!”走进馆子,人可真多啊!婆婆给我找了个位置坐下,花了八角钱为我买了一碗面条,婆婆异常兴奋的对我说:“婆婆不饿,婆婆看着你吃,要吃饱饱的。”我点了点头,那透明的菲菜宽的面,上面浇上一点酱油和肉沫勺子,点缀在绿色香葱中间,颤巍巍的酱色淀粉块儿,实在是当时的美味。我大口地吃了起来,那是我第一次吃这么香的面条,真的很好吃,吃饱了。看看坐对面的婆婆,正微笑着看着我吃,她那份满足,那份喜悦溢于言表。“婆婆,我吃饱了。”“再吃点,别剩下!”我摇了摇头,这时婆婆端过我剩下漂着几根面的残汤,吃了起来,连汤都喝了。见此情景,我忽然懂事似地说:“婆婆,我长大挣钱,给你买好多碗面条!”婆婆笑了,笑容从未有过的灿烂。

随后婆婆顶着骄阳,饿着肚子背起我踏上了回家的路,吃饱喝足的我甜甜睡在婆婆背上,我不知道十来里的路程,饿着肚子的婆婆怎么把睡成烂泥的我弄回家的,我只知道我醒来时,已躺在家里凉爽的吊脚楼上,婆婆正笑着望着我呢!如今,我在家乡小县城里工作,每个月拿到的工资可以买到很多碗面条,我该用自己赚的钱报恩了,可是婆婆早已离我而去了。当年那句“婆婆,等我挣钱了,给你买好多碗面条!”成了我永远无法兑现的承诺。

尽管这样,不知是为了纪念,还是为了当年的“承诺”,一种说不清楚的动力促使我,一次周末我从老家岩门口骑上自行车,来到了当年招头寨曾家坝上的那家面馆。

面馆变成了饭店,豪华了许多,我要了一碗面条,坐在那里,吃了几口,就放下了,再也没有第一次进馆子的那份欣喜,再也找不回当年的那碗面的美味,再也没有感受到当年的幸福温馨……

满脑子都是回忆,满眼睛都是泪水,满心灵都是苦涩……泪光中再现了当年的一幕:骄阳下,婆婆背着一大袋楠竹笋,目光望着我,到我跟前把那袋沉重的竹笋放下,赶紧背起我大步地向前走着,嘴里不停地安慰我:“热了吧,一会就到了”。汗水打湿了她衣衫,连头发梢都挑着晶莹的汗珠。我趴在她湿漉漉的佝偻的背上,用手玩弄着她脖子上、发梢上的汗珠,在她的安慰中耐心地等待着……一位年近花甲的祖母,为了满足心爱孙女儿的一个愿望,烈日下,重负在身,往返在太阳炙烤的泥沙路上,经受了怎样的煎熬啊!自己一分钱都没舍得花,饿着肚子,又是怎么把熟睡着的我弄回家的?可想而知!烈日,口渴,饥饿,劳累都被这份伟大的祖孙之爱淹没!如今,物是人非,婆婆那如海一样深沉的爱让孙女儿如何报答啊!当年的那碗面的美味,如今回味起来全是婆婆付出的艰辛与苦涩。孙女的心中,不再是当年的满足、欢乐,而是心痛、感动与悔恨交织,我泪流满面……结婚后,有了孩子,为人母的我,喜欢带着刚上幼儿园的女儿去馆子,要上几碗面,喜欢坐在对面看看女儿吃面,尤其是看着女儿贪吃的样子,总是情不自禁的笑,从内心发出的笑,幸福满足的笑。“妈妈,你怎么不吃啊?你不喜欢面条吗?”“哦,我更喜欢看你吃面条,吃在你的小嘴里,甜在妈妈的心里噢!”“妈妈,等我长大赚钱,给爸爸妈妈买最好吃的面!”一句话,说的我心里甜甜的,我笑了,真的很幸福!

此刻,眼前浮现出30几年前,婆婆带我吃面的那一幕……

我才真正感受得到,当年婆婆历尽艰辛满足我的“下馆子”愿望,脸上总是带着笑。如今我从一位母亲的情怀回味那碗面:我感慨万千,心中里有说不出惬意,再次回味起当年的那碗面:“婆婆啊!是你当年的那碗面,让浓浓的爱如无声的流水静静流淌,影响着我的一生,传递给下一代。”

责编:朱柯源

来源:龙山县烈士陵园管理处

通知公告
部门
乡镇
要闻

  下载APP